上个月陪我媳妇跑医院差点跑断腿,今天必须把选试管婴儿医院的血泪史唠明白。当初看广告吹得天花乱坠的私立医院,进门就踩了个大坑!
第一阶段:傻乎乎被当肥羊宰
我俩上网搜排名,弹窗广告跳出来个"包成功套餐",直接冲去咨询。穿西装的小年轻把胸脯拍得砰砰响:"成功率85%!三十万全包!"我媳妇眼睛都亮了。结果交完五千块押金做检查,护士突然塞过来个自费药单子,一支就要两千六!追问才知道三十万只管最基础的,光促排药就得再掏七八万。
- 掏手机要查价被拦住,说"外面买的不安全"
- 问具体包含哪些项目?答"按流程走就知道了"
- 要求看合同条款,经理推三阻四说"先签字"
当天晚上翻垃圾桶找回被揉烂的缴费单,押金硬是没要回来。气得我蹲医院后门抽了半包烟。
第二阶段:混进病友群挖真相
经人介绍摸进本地试管微信群,发现水太深了!凌晨三点群里还在刷屏:
"XX医院报的成功率是把检查失败的都剔除了"
"Y院实验室半夜停电没人管冻胚全废了"
"Z教授退休后徒弟手法不行,这月移植全灭"
我拿小本本狂记:
- 公立三甲生殖科才是真靠谱
- 查国家卫健委官网公示的临床妊娠率
- 问清楚实验室是不是24小时值班
- 冻胚保管费藏着猫腻
第三阶段:三家医院实地当侦探
专门挑下雨天突击检查,这招是群主教的——恶劣天气最容易暴露问题。
第一家: 电梯里碰到刚取完卵的姑娘蹲地上哭,护士吼她"挡道了赶紧起来"。我转身就走。
第二家: 看到宣传栏写"综合成功率68%",拉住个复诊的大姐问:"您第几次来?"大姐比了三根手指。旁边保洁阿姨小声嘀咕:"这层楼就没有三次以内怀上的。"
第三家: 逮住下班的检验科医生,硬塞两包中华才套出话:"选我们实验室不如去隔壁楼,他们今年新换了恒温箱。"
最终决战:费用拆穿障眼法
锁定两家公立医院后,把收费单铺满茶几逐项抠:
- A院说包干价9万,小字写着"不含移植后保胎"
- B院检查费便宜,但胚胎培养按天数算钱
- 移植失败的冷冻费每月要交八百
- 黄体酮开国产药却说进口效果好
选了老牌三甲,虽然排队三个月,但医生当面把计算器按得啪啪响:"促排用国产药能省一万二,失败第二次移植免实验室费。"昨天刚收到账单,七万三全包。
现在媳妇孕26周,胎动踹得可凶了。回头看那些吹"包成功"的,不是耍流氓就是玩文字游戏。